91精品国产国语在线不卡|91在线一区二区网址|999久久国产精品视频|99久久久久免费高清国产

<ul id="0oz8y"><kbd id="0oz8y"><pre id="0oz8y"></pre></kbd></ul>

      2021年3?24健康宣教之什么是結核???肺科的官方科普請查收

      發(fā)布時間:2021-03-25 作者:福建省福州肺科醫(yī)院 發(fā)布者:院綜合辦 閱讀 : 391

        1. 什么是結核???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結核菌可以侵入人體全身除指甲、毛發(fā)以外的各種組織器官而發(fā)病,但主要侵犯肺臟,其中80%發(fā)生在肺部,稱為肺結核病。
        2.結核病流行情況如何?防治結核病有哪些政策?
        結核病是一個非常古老而迄今仍然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和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人類在新石器時代就留下了結核病的證據,中國古書籍中也有關于結核病的記載,結核病曾經被稱為“白色瘟疫”、“十癆九死”,直到目前,疫情仍然嚴峻,據WHO估計,2019年,全球新發(fā)結核病患者數約1000萬,利福平耐藥患者約46.5萬,死亡121萬,結核病是全球前10位死因之一,中國的新發(fā)結核患者數約為84萬,耐藥6.5萬。隨著我國防治工作的推進,我國結核病的發(fā)病率正在下降,但仍是結核病高負擔國家,結核病防控任務依然艱巨。國家防治肺結核病的政策包括:將結核病診治納入國家醫(yī)保特殊病種、免費篩查,免費抗結核治療。如果出現了反復的咳嗽,咳痰,伴低熱,盜汗等這些癥狀兩周以上,應該要排除結核病,可以在當地的定點醫(yī)院等結核病防治醫(yī)療機構進行免費的結核病篩查。篩查出是活動性的肺結核之后,就需要在結核病防治醫(yī)療機構進行抗結核治療,其中門診治療納入國家醫(yī)保特殊病種管理,部分抗結核藥物為免費。
        3.結核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有哪些?
        飛沫傳播是肺結核最重要的傳播途徑,經消化道和皮膚等其他途徑傳播現已罕見。
      結核病患者主要通過咳嗽、噴嚏、大笑、大聲談話等方式把含有結核分枝杄菌的微滴排到空氣中而傳播。特定類型的結核,尤其是痰菌陽性(即可在痰中發(fā)現結核桿菌)的肺結核患者傳染性強。
        4.結核病的主要癥狀有哪些?怎么判斷自己有沒有感染結核菌?
        大多數患者初次感染結核桿菌后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隨著病情發(fā)展,潛伏期結束,才漸漸感覺到不適,此時已發(fā)展為活動性結核病。不同部位結核病變的癥狀是不同的,比如肺結核主要表現為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統(tǒng)癥狀,腎結核主要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血尿等泌尿系統(tǒng)癥狀。但大部分結核一般都伴有低熱、盜汗、消瘦、虛弱等共同的全身癥狀;部分結核病沒有癥狀。
      出現以下情況需警惕結核病的可能,應及時就醫(yī)。
        ·反復咳嗽、咳痰,或呼吸道感染后抗生素治療2周仍無效的痰中帶血或咯血。
        ·長期不明原因低熱。
        ·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疾病或接受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治療的,患者岀現相似癥狀應高度警惕。
        ·關節(jié)疼痛或皮膚結節(jié)性紅斑。
        ·既往長期淋巴結腫大、肛瘺等,或有肺結核密切接觸史。 
        5.易感人群有哪些?如何預防結核病?
        ·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免疫抑制劑使用者、開始抗TNF治療的患者、接受透析的患者、準備器官或血液移植的患者以及患矽肺的患者;
        ·囚犯、衛(wèi)生工作者、來自結核病高負擔國家的移民、無家可歸者和使用非法藥物的人;
        ·65歲以上老年人、慢性疾病病人均為結核病的高發(fā)人群;
        ·糖尿病患者是結核病的高危人群;
        ·學生、工人,因為學校、工廠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有利于結核病的傳播。
      預防: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習慣、增強體育鍛煉、提高免疫力。在家中注意通風、保持衛(wèi)生,避免與結核患者親密接觸。社交中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1.5米),咳嗽時掩住口鼻,不隨地吐痰。在我國,通過接種卡介苗(BCG)可預防兒童患上嚴重的結核病,但對成人來說效果不大。目前新的結核病疫苗正處于開發(fā)和試驗階段。
        6. 結核病需要進行哪些檢查?
        結核病有2種確診方法,即病原學檢測和病理學檢查。
        病原學檢查是從患者的痰液、支氣管鏡灌洗液、體液中找到結核菌或結核菌的分子生物學檢測陽性。但臨床上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找到結核菌,這類患者我們稱之為菌陰肺結核。
        病理學檢查,是通過獲取患者相關組織進行病理活檢。當患者通過這兩種途徑仍無法確診的情況下,我們會通過臨床表現、職業(yè)史、影像學檢查、以及PPD試驗、TB-SPOT、結核抗體等相關輔助檢查來綜合判斷,排除其他相關可能性疾病后,可診斷為臨床診斷性結核病,并可進行抗結核治療,通過后期觀察和評估抗結核治療效果來進一步進行確診。
        7. 患者要如何防止傳染他人?在治療期間應注意什么?
        患者需遵循醫(yī)生建議,通過規(guī)范服用藥物、改變生活方式等盡快控制活動性肺結核降低傳染性和避免傳染給他人;
        抗結核治療前幾周盡量呆在家中,避免出入公共場所或與他人親密接觸;
        近距離接觸他人時應佩戴口罩,咳嗽、噴嚏、大聲講話時掩住口鼻,不隨地吐痰,接觸痰液等分泌物后的紙巾需消毒或焚燒滅菌;
        家中注意通風,保持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應保持積極心態(tài),注意休息、勞逸結合,同時進行適當的運動,增強免疫力,比如走路、慢跑等;
      應注意合理膳食,保持營養(yǎng)均衡,以蛋白質食物為主,最好是優(yōu)質蛋白,比如瘦豬肉、牛肉、羊肉、雞蛋、鴨蛋、海魚等,多吃高纖維素食物比如新鮮的蔬菜、水果和堅果,注意多種維生素的補充、多飲水等。
        8.結核病可以治愈嗎?治愈后還有傳染性嗎?
        若未得到及時治療或治療不力,結核菌可通過血液、淋巴等途徑侵犯患者多個器官,成為復雜性難治性結核病,留下多種后遺癥。相反,患者若早期發(fā)現、早期診斷,并進行規(guī)范治療,謹遵醫(yī)囑,堅持用藥,敏感結核90%以上是可以治愈且根治的;而對于耐多藥者,新耐藥方案療效也達到80%以上。治愈后不具傳染性。
        9.人體感染結核桿菌后就會發(fā)病嗎?
        結核病傳染的程度主要受結核病人排菌量、咳嗽癥狀以及接觸的密切程度及自身抵抗力等因素的影響,結核菌毒力強而身體抵抗力又低則容易發(fā)生結核病。
      人體初次受到結核菌感染后,通常絕大多數人沒有任何癥狀,也不發(fā)生結核病。但當少數感染結核菌的人出現抵抗力降低時,可在一生中任何時候發(fā)生結核病。發(fā)生結核病的概率大約10%左右。

      返回頂部 打印 關閉